瀾湄滋味更甚藍莓講述云南的自信與擔當 從首屆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博覽會主題論壇中劉光溪等專業人士是
瀾滄江發源于我國青海,由雪山融水的細流匯聚而成,穿過崇山峻嶺,經過云南西雙版納出境。出境后被稱為湄公河,流經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越南五國。它也是亞洲流經國家最多的國際河流。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曾用“山水相連、人文相通、一江連六國”來形容我國和湄公河五國的關系。
劉振民: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機制簡稱“瀾湄”合作,已經得到六國的共同確認,這個名稱有點討巧,使人聯想到,味道鮮美的“藍莓”,給人一種很親切的感覺。中國已經和湄公河五國都建立了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六國政治上高度互信,經濟上聯系緊密,是天然的合作伙伴。聯合國原副秘書長沙祖康這樣說道:瀾滄江流域云南段北接金沙江,南連沿邊經濟帶,是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前沿,在區域發展和對外開放總體格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云南有條件通過瀾湄合作機制這一重要平臺,擴大沿邊開放,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的輻射中心。
“伴隨著瀾湄合作新機制的建立和推進,云南因不可替代的區位優勢而成為主體省份,將有力促進云南加快對外開放和貿易投資促進步伐,實現打造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和沿邊自貿區的戰略目標,加快推動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建設和人民幣周邊區域國際化,提供獨具特色的云南貿易發展方案。”中國貿促會副會長尹宗華同樣看好云南在瀾湄合作進程的作為和前景。
擲地有聲的背后,是云南與瀾湄五國4060公里的邊境線,是16個國家一類口岸、7個國家二類口岸和90多條通道,更是泰國內政部副部長蘇提言語辯數中的“地理相連、血緣相通、文化相似的大市場”。
同飲一江水 命運緊相連
起源于青海唐古拉山的瀾滄江,途經西藏和云南的迪慶、怒江、大理、保山、臨滄、普洱和西雙版納7個州市,穿越高山峽谷,從西雙版納出境后稱為湄稿檔公河,先后流經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越南,共4880公里,最后流入南海。一江連六國,瀾滄江—湄公河既是聯系瀾湄六國的天然紐帶,也是沿岸人民世代繁衍生息的搖籃,孕育了瀾湄國家各具特色而又相親相近的文化,形成了各國間歷史悠久、深厚廣泛的經濟與人文聯系。
1992年,由亞洲開發銀行發起,成員涉及流域內中國、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和越南六個國家的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GMS)宣告成立,云南作為中國代表的重要省份積極參與各領域項目的規劃和實施。不過,在一定程度上,GMS合作機制并非由區域內各國政府、工商界推動,而是傾向于一種外來力量主導的、多方參與的、具有外生性特點的合作機制,許多問題并沒有得到有效協調解決。
今年3月23日,六國領導人聚首海南三亞,從領導人層面正式啟動瀾湄合作機制,共同打造瀾湄國家命運共同體。會議發表了《瀾滄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攜敬首三亞宣言》和《瀾滄江-湄公河國家產能合作聯合聲明》兩份重要文件,瀾湄合作機制正式啟動。
“云南與越南、老撾、緬甸陸地接壤,與泰國、柬埔寨毗鄰,與瀾湄五國傳統友誼世代相傳,經貿和人員往來頻繁,可以說云南省與湄公河五國合作具備‘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在國務院參事葛志榮看來,在瀾湄合作機制中,云南可以做出更多積極的貢獻,也會在對外開放上獲得進一步提升。
共話區域合作 云南持續發聲
正因為如此,云南在瀾湄合作中主動作為,邁出堅實的步伐,也向外界傳遞出鏗鏘有力的聲音和決心。
10月18日至19日,“第七屆西南論壇暨瀾湄合作智庫論壇”在普洱舉行,參會的國內外專家學者中,不少人將關注點放在了“瀾湄合作”上,其中不乏對云南主動融入這一新平臺、謀求大發展的真知灼見。
“應將云南作為我國參與瀾湄合作的主體省份并賦予相應的權限。”在云南大學大湄公河次區域研究中心主任劉稚看來,云南與區域內國家一江相連,具有無可比擬的地緣優勢;此外云南長期作為中國參與GMS的主體,已經積累了相對較多的經驗、具備了深厚的合作基礎。
11月15日,借“2016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國家商品博覽會”舉辦之際,中國國際商會云南商會和云南省城投集團共同主辦了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國家商品博覽會主題論壇,并把論壇主題定為“瀾湄合作與云南作為”。
論壇上,聯合國原副秘書長沙祖康表示,瀾湄合作將從兩個層面深化、推動云南沿邊開發發展:在戰略層面,瀾湄合作將有助于云南更好利用自身的區位優勢,推進海上大通道建設,特別是云南作為“一帶一路”連接交匯支點,推進孟中印緬中老泰、中越等國際運輸通道建設,進而將推動云南沿邊開放邁上新臺階;在區域層面,云南與湄公河流域國家在產業和產品上有很強的互補性,瀾湄合作將有助于云南同湄公河流域國家通過雙邊、多邊合作,開發共同市場,同時為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和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建設發揮引領和示范作用。
五大重點領域 云南機遇良多
持續發聲的背后,是瀾湄合作帶來的“云南機遇”。
在中國貿促會云南分會會長劉光溪看來,瀾湄合作著眼于區域內各國的互聯互通、產能、跨境經濟、水資源、農業和減貧,這五個優先方向契合發展實際,更為云南帶來發展良機。
“瀾湄合作著力推動互聯互通建設,云南在這一項領域具有無可替代的地緣優勢。以此為切入點,云南以多邊、雙邊合作項目為基本載體,可以利用自身區位優勢,加快公路、鐵路、航空、電網等基礎設施建設,突破地形限制,彌補基礎設施方面的短板。” 劉光溪說。
在產能合作方面,劉光溪認為,瀾湄合作將拓展工程、建材、支撐產業、機械設備、電力、可再生能源等領域產能合作,構建次區域綜合產業鏈,共同應對成員面臨的經濟挑戰。云南可通過跨境產業園區建設,與瀾湄五國實現產能互補,帶動工業化進程和產業升級。同時,云南在基礎建設方面的過剩產能,將有望向有需求的五國對口部門輸出,既能緩解自身產能過剩的危機,也可加快瀾湄五國的基礎設施建設。
隨著沿邊經貿往來規模更大、質量更高,更多云南企業將赴五國投資發展,五國也會有更多企業來到云南投資興業,從而推動云南外貿長足發展, 在劉光溪看來,瀾湄合作因水而生,致力于讓沿岸民眾更好地靠水吃水,云南可以利用自身優勢,在水上交通、水上灌溉、水力發電、漁業發展等方面同五國加強合作,建立瀾湄水資源管理機制,輸出技術,協商開發水資源,共同保護沿河生態系統。
此外,在農業合作方面,瀾湄各國都是農業國,農業對各國經濟發展、農民就業、農村脫貧意義重大,而云南在這一領域具有先天性自然優勢。云南在農業生產技術、尤其在稻谷、玉米等主要農作物優良品種研發,以及高產高效節約栽培技術、農村能源技術和農田水利建設等方面較為先進,可通過“農業先行”推動區域內農業、農村經濟和社會互利共贏可持續發展。
瀾滄江—湄公河作為一條天然紐帶將中國與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越南六國緊密相連,區位優勢獨特的云南,無疑將是瀾湄合作機制下的一顆璀璨明珠。

-
陜西開展2023年8月售電公司履約保函、保險滾動退補工作
2023-09-07售電公司履約保函 -
重慶公布新增注冊電力用戶名單
-
2家發電企業在山東電力交易中心注冊生效
2023-08-30山東電力交易中心
-
云南電力交易月報(2023年8月)
2023-08-25云南電力交易 -
2023年二季度山西電力市場信息:上半年省內交易累計成交電量129338億千瓦時
2023-08-11山西電力市場 -
廣東電力交易中心:2023年8月1日南方(以廣東起步)電力現貨市場結算運行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