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證電氣安全主要有哪兩大措施?主要內容是什么?
保證電氣安全的措施一般包括組織管理措施和技術措施。
組織管理措施又分為管理措施、組織措施和急救措施三種。
其中管理措施主要有安全機構及人員設置,制定安全措施計劃,進行安全檢查、事故分析處理、安全督查、安全技術教育培訓,制定規章制度、安全標志以及電工管理、資料檔案管理等。組織措施主要是指兩票三制(工作票及操作票)。兩票:工作票、操作票;三制:交接班制、巡回檢查制、設備定期試驗輪換制。
技術措施:有停電、驗電、掛牌上鎖。
(1)具備強大的資源優化配置能力。我國智能電網建成后,將形成結構堅強的受端電網和送端電網,電力承載能力顯著加強,形成“強交、強直”的特高壓輸電網絡,實現大水電、大煤電、大核電、大規模可再生能源的跨區域、遠距離、大容量、低損耗、高效率輸送,區域間電力交換能力明顯提升。
(2)具備更高的安全穩定運行水平。電網的安全穩定性和供電可靠性將大幅提升,電網各級防線之間緊密協調,具備抵御突發性事件和嚴重故障的能力,能夠有效避免大范圍連鎖故障的發生,顯著提高供電可靠性,減少停電損失。
(3)適應并促進清潔能源發展。電網將具備風電機組功率預測和動態建模、低電壓穿越和有功無功控制以及常規機組快速調節等控制機制,結合大容量儲能技術的推廣應用,對清潔能源并網的運行控制能力將顯著提升,使清潔能源成為更加經濟、高效、可靠的能源供給方式。
(4)實現高度智能化的電網調度。全面建成橫向集成、縱向貫通的智能電網調度技術支持系統,實現電網在線智能分析、預警和決策,以及各類新型發輸電技術設備的高效調控和交直流混合電網的精益化控制。
(5)滿足電動汽車等新型電力用戶的服務要求。將形成完善的電動汽車充放電配套基礎設施網,滿足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需要,適應用戶需求,實現電動汽車與電網的高效互動。
(6)實現電網資產高效利用和全壽命周期管理。可實現電網設施全壽命周期內的統籌管理。通過智能電網調度和需求側管理,電網資產利用小時數大幅提升,電網資產利用效率顯著提高。
(7)實現電力用戶與電網之間的便捷互動。將形成智能用電互動平臺,完善需求側管理,為用戶提供優質的電力服務。同時,電網可綜合利用分布式電源、智能電能表、分時電價政策以及電動汽車充放電機制,有效平衡電網負荷,降低負荷峰谷差,減少電網及電源建設成本。
(8)實現電網管理信息化和精益化。將形成覆蓋電網各個環節的通信網絡體系,實現電網數據管理、信息運行維護綜合監管、電網空間信息服務以及生產和調度應用集成等功能,全面實現電網管理的信息化和精益化。
(9)發揮電網基礎設施的增值服務潛力。在提供電力的同時,服務國家“三網融合”戰略,為用戶提供社區廣告、網絡電視、語音等集成服務,為供水、熱力、燃氣等行業的信息化、互動化提供平臺支持,拓展及提升電網基礎設施增值服務的范圍和能力,有力推動智能城市的發展。
(10)促進電網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電力工業屬于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行業,具有投資大、產業鏈長等特點。建設智能電網,有利于促進裝備制造和通信信息等行業的技術升級,為我國占領世界電力裝備制造領域的制高點奠定基礎。

-
陜西開展2023年8月售電公司履約保函、保險滾動退補工作
2023-09-07售電公司履約保函 -
重慶公布新增注冊電力用戶名單
-
2家發電企業在山東電力交易中心注冊生效
2023-08-30山東電力交易中心
-
云南電力交易月報(2023年8月)
2023-08-25云南電力交易 -
2023年二季度山西電力市場信息:上半年省內交易累計成交電量129338億千瓦時
2023-08-11山西電力市場 -
廣東電力交易中心:2023年8月1日南方(以廣東起步)電力現貨市場結算運行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