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沙進人退到淘沙成金
遼寧省彰武縣位于內蒙古科爾沁沙地南緣,滾滾黃沙曾以每年5到12米的速度向南推進,沙進人退,讓彰武人苦不堪言。1952年,這里的人們開始了與滾滾黃沙超過一個甲子的鏖戰。如今,不僅流沙止步,昔日被視為心頭大患的沙子更成富民強縣的“金子”。8月21日,記者從彰武縣“硅砂產業論壇”籌委會了解到,截至目前,全縣已有硅砂企業30戶,今年上半年,硅砂深加工112.56萬噸,實現銷售收入2.11億元。
從防沙、治沙,再到用沙,彰武人實現了變害為寶、淘沙成金的“逆襲”。
森林覆蓋率從2.9%到36.1%的跨越
“下鄉到彰武,一天二兩土;白天吃不夠,晚上接著補。”彰武縣是遼寧荒漠化最嚴重的縣,素有“遼寧沙窩子”之稱,東西167公里長的風沙帶向南推進,直逼省會沈陽。
1952年,全國第一個固沙造林研究所在該縣章古臺鎮成立,一批來自全國各地的農學、林學、土壤學專業的年輕學者,響應號召來到這里。時任遼寧義縣縣長的劉斌臨危受命,擔任第一任所長,帶領年輕人住土坯房、吃玉米面、點煤油燈,向荒漠發起了挑戰。他們不僅總結出一整套綜合治沙方法,還從呼倫貝爾引進了治沙先鋒樹種——樟子松,很快形成萬畝人工林。
一代又一代治沙人選育出彰武松、沙地赤松、班克松等一個又一個治沙良種。如今的彰武,全縣林地面積由18萬畝增加到220萬畝,森林覆蓋率從2.9%增加到36.1%。實施三北工程以來,全縣成功固定了6座萬畝流動沙丘,保護了百萬畝良田,糧食產量由建國初期的1億公斤增長到目前的13.8億公斤。
20世紀80年代,四合城鎮王家村有90戶人家,被風沙“攆走”了20多戶。“沙子進一步,我們退一步,退到啥時候是個頭?”村民楊海清不服氣,先后種下1410畝草,種活了12萬棵樹。
阿爾鄉鎮北甸子村三面與內蒙古接壤,被科爾沁沙地包圍,一年兩季風,一次刮半年。頭天播到地里的種子,第二天就被風刮出來。有關部門考察后得出結論:該村不適合人居住,需整體移民。村支書董福財不肯放棄,帶著村民用20年時間栽了300多萬株樹,在科爾沁沙地南緣筑起一道15公里長、3公里寬的防護林帶,把黃沙向北逼退13公里。
如今,全國各地的治沙人來到彰武,都會到這兩個地方看一看,一個是位于章古臺鎮大一間房屯林海深處的劉斌墓,一個是位于阿爾鄉北甸子村的董福財墓。“止住沙漠南侵是全縣幾代人努力的結果”,現任遼寧固沙造林研究所所長宋曉東對記者說,直到如今,劉斌的兒子和孫子都還在固沙所工作。
變害為寶 淘沙成金
黃沙讓彰武人吃盡了苦頭,也激發了他們的靈感,他們不僅要把黃沙治住,還要變害為寶,讓它發揮效益。
在鑄造業專家的眼里,彰武風積沙品質優良,是沙中“細糧”,鑄造、玻璃、化工、航天、石油等行業都離不開它。早在1957年,彰武人就開始利用硅砂,但始終沒有形成規模,到2013年,全行業產值仍然不足全縣經濟總量的百分之一。
2013年以來,彰武人變換思路,與科研院所建立合作關系,將沙子變成了發展資源。流動沙丘和不能綠化的區域用于開采硅砂,工業采砂產生的水面用于沙農業灌溉,廢棄礦坑綠化后發展特色農莊……“沙工業”“沙農業”“沙健康業”“沙旅游業”次第排上發展日程。
截至目前,全縣已有硅砂企業30戶,年產量300萬噸,占全國鑄砂產量的10%,產品遠銷20多個省市,是華晨寶馬、奇瑞汽車、上柴等知名企業的指定用砂。2016年彰武被評為“中國鑄造用硅砂產業基地”。
彰武兆峰硅砂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繼華介紹說,過去硅砂挖出來就賣,利潤極低。為提高附加值,該公司不斷引進新設備,研發新產品,先后推出重選砂、擦洗砂、烘干擦洗砂、烘焙砂,硅砂從每噸幾十元賣到了近200元。
從玻璃原料、鑄造砂,到石油壓裂支撐劑,再到綠色建材,如今“彰武硅砂”在全國四大沙系產業格局中,已從舞臺邊緣步入舞臺中央。
據彰武縣硅砂產業辦公室副主任戴春巍介紹,彰武縣已與中國鑄造協會、武漢理工大學、東北大學、遼寧工程技術大學、中國建材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關系,為彰武硅砂產業創新提供科技支撐。
2016年,彰武縣工業占全縣經濟比重僅為7%。伴隨硅砂及鑄造產業的異軍突起,2017年工業占比猛增至14%。隨著一大批項目陸續投產,這一比例將突破20%。縣委書記劉江義告訴記者,到2020年,全縣硅砂產業總產值力爭達到10億元,建立集生產、加工和物流等多位一體的硅砂產業體系,成為東北地區最大的硅砂加工基地。

責任編輯:任我行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