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互聯網+”遇到電力時 找準能源互聯網的根基
從百年前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締造的石油帝國到今日中石油中石化等巨頭,能源行業一直被視為古典傳統派。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物質基礎,未來國家命運取決于能源的掌控。能源的開發和有效利用程度以及人均消
智能電網或迎突破
美國經濟學家杰里米˙里夫金提出:在即將到來的時代,我們需要創建一個能源互聯網,讓億萬人能夠在自己的家中、辦公室和工廠里生產可再生能源,多余能源可以與他人分享,就像我們當前在網絡上分享信息一樣。
能源互聯網是隨著世界多個國家提出能源轉型或創新,在近幾年提出的全新概念。其最初的涵義是能源領域的網端互聯,即以現代通信技術為主對能源系統進行互聯,著重在配電網基礎上通過先進的電力電子技術和信息技術,實現大量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發電和分布式儲能裝置的應用,建立能源和信息流動的新型高效電網結構,一方面具有自愈性、安全性、高效性、經濟性和集成性的特點,另一方面還具有在能源供應端可再生、在能源用戶端實時交互等特征。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時璟麗認為,能源互聯網是互聯網、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術融合的能源系統,基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術特點,通過能源物理網和互聯網融合平臺,進行能源相關產品和服務的多邊交易,實現整個能源系統效率的最優化。
構建能源互聯網,需要推動兩個替代,一是在能源供應端實現以清潔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二是在能源消費側實現電能替代,即大幅度提升電力應用在能源終端應用的比例。但是在時璟麗看來,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作為主要能源供應手段是能源互聯網的根基之一,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輔以完善的合理布局的能源傳輸網絡支撐,在先進信息技術的優化控制和調度下,可實現能源系統的全方位優化。
而北京東潤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總監韓東升對此表示,“相對這一長遠目標而言,當前我國的能源互聯網還處于初級階段。”

責任編輯:大云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