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形態下的電力互聯
薄膜發電、無線電力、移動電網、生物光伏等科技領域,正在醞釀著一場新的能源革命。 以太陽能互聯網為核心的全觸點、全連接、全智能的電力互聯網通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機器人、智造、家居、生活品
無線電力、移動電網
無線電力、移動電網解除了對于導線的依賴,從而能夠得到更加方便和廣闊的應用。將為整個人類科技和商業、產業都帶來巨大變革,讓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真正能夠“無線”自由。
去年末,無線電力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2014年25項年度最佳發明。由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物理教授Marin Soljacic帶領的研究團隊成功的利用電磁共振器,在兩公尺外供應一個60瓦的燈泡所需要的電力,并為這種技術取名為無線電力(WiTri city)。
與此同時,以色列Power mat公司也開發出一種無線電源,這種無線電源可通過電磁波實現電力傳輸,從而省去了連接電源線和電源插座的麻煩。另外,在日本手機廠商間,另一項“使電源線消失”的技術也在穩步發展。
目前,無線輸電主要有四種方式:1.電磁感應原理;2.諧振式無線輸電;3.磁耦合共振原理;4.微波無線輸電。到2020年,全球無線電力傳輸市場總額將達到170.4億美元。
100多年前,尼古拉˙特斯拉(1856-1943)就有一個終極夢想,并且親自實踐了無線電能的偉大計劃,他致力于研究無線傳輸信息及能量的可能性,他要對整個世界實行無線輸電、移動供能,他設想將能夠把電力輸送到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
無線電力傳輸系統首先要解決電力生產和輸送兩大問題。從低頻波到宇宙射線,整個電磁波波譜皆存在著波動。而波動向外發射時攜帶著能量,頻率越高,能量越大。
隨著時代的發展,無線電力技術將會應用到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可穿戴設備、電動汽車、軍事、醫療、煤礦、化工等等各種用途上。正因為此,人類文明進程中必將誕生全新的能源革命。人類憑借無線電力、移動電網,將能夠推動新文明的發展之路更加寬。

責任編輯:大云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