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與GDP增速脫鉤 “晴雨表”失靈了嗎?
國家能源局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社會用電量6844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 5%。這一增速較2017年上升了1 9個百分點,創下2012年以來的最
國家能源局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社會用電量6844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5%。這一增速較2017年上升了1.9個百分點,創下2012年以來的最高增速。
電力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與國民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用電量常被視為宏觀經濟運行走勢的“晴雨表”和風向標。2018年中國GDP同比增長6.6%,增速相對平穩,為何全社會用電量出現8.5%的高增速?這與國內電力消費結構的優化調整有關。
用電量增速與GDP增速脫鉤,“晴雨表”失靈了嗎?
根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日前發布的《2018—2019年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下稱《報告》),2018年各季度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9.8%、9.0%、8.0%和7.3%,增速逐季回落,但總體處于較高水平。
三大產業中,第二產業是全社會用電量的“壓艙石”,去年二產用電量4.72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2%,增速為2012年以來新高,成為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創近年新高的重要拉動力;用電質量最高的第三產業用電量繼續快速增長,達到1.08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7%,增速同比提高2.1個百分點;全年第一產業用電量72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8%,增速同比提高2.3個百分點。
電力生產與消費與經濟增長關系密切,一方面,電力短缺會對經濟增長產生阻滯和負面效應,另一方面,經濟的快速增長會刺激電力消費的快速增長。縱觀過去近20年的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和GDP增速,兩者的發展趨勢大體同步。

(注:圖中2003年至2015年的GDP增速為2016年7月國家統計局根據新的核算方法修訂后的GDP數據,2016、2017年GDP增速為國家統計局最終核實數據,2018年初步核算數據)
2018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與GDP增速一升一降、出現脫鉤,是否意味著“晴雨表”將失靈了?其實,影響用電量的因素十分復雜,包括產業結構、用電效率、電能替代、氣溫等等,用電量的變化是各種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動態過程。

據經濟日報報道,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行業發展與環境資源部副主任葉春對此解釋稱,作為經濟發展的先行指標之一,全社會用電量指標能夠客觀反映出經濟運行狀況,其增幅變化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宏觀經濟走向。長期來看,用電量與經濟增長之間具有較強的關聯性,但影響用電量這一指標的不僅僅只有經濟因素。
葉春認為,總體來看,電能替代政策持續推進、高技術及裝備制造業用電領漲、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新增用電需求以及城鄉居民生活用電快速增長等因素,成為2018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創近年新高的主要原因。
其中,電能替代(以電代煤、以電代油等)對于電力消費增長的貢獻率很大。所謂電能替代,通俗點說就是過去用煤用油的領域現在改用電力,比如北方冬季采暖煤改電、工業窯爐改造、交通領域的電氣化等等。這導致電力在終端用能中的比重增加,但電能替代對GDP增速的貢獻有限,這也是用電量增速與GDP增速短暫“背離”的原因之一。
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專職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于崇德介紹,去年全國開展電能替代新增電量約為1550億千瓦時,拉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長近2.4個百分點。電力消費增速創新高,不僅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也是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成果的體現。
中西部地區大部分省份增速較高
用電量高速增長的背后,是產業結構與用電結構的調整優化。
2018年,第二產業用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為69.0%、比上年降低0.8個百分點。其中,四大高載能行業用電量比重比上年降低0.6個百分點;高技術及裝備制造業用電量比重提高0.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比重分別提高0.6和0.2個百分點,第一產業用電量比重為1.1%,與上年持平。
2018年,除了第二產業拉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長5.0個百分點、成為主力之外,第三產業和居民用電為用電量快速增長提供了支撐。
中電聯《報告》分析稱,第三產業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用電量增長23.5%,繼續延續近年來的快速增長勢頭,其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用電量增速均超過60%;批發和零售業用電量增長12.8%,其中充換電服務業用電量增長70.8%;受電氣化鐵路、城市公共交通運輸、港口岸電、裝卸搬運和倉儲業等用電持續快速增長拉動,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用電量增長11.7%。
此外,去年全年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968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3%,增速同比提高2.6個百分點;拉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長1.4個百分點,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
2018年全社會用電數據折射出的另一大特征,是中西部地區大部分省份增速相對較高。據中電聯數據,除福建、山東外,其余13個用電量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的省份均屬于中、西部地區。
《報告》稱,去年東、中、西和東北地區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6.9%、9.6%、10.9%和6.9%,比上年分別提高1.7、2.3、1.8和2.3個百分點;用電量占全國比重分別為48.3%、19.0%、26.9%、5.8%。其中中部、西部同比分別提高0.3和0.2個百分點,東部、東北地區分別下降0.3和0.2個百分點。全國31個省份用電量均實現正增長。
其中,廣西2018年全社會用電量為1702.7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7.84%。貴州、山西兩省2018年的用電量增長分別為8.4%和8.5%,和全國的平均水平相當。據南方電網貴州電網公司市場部主任劉明忠介紹,2018年用電量呈現兩大特征,原因之一是貴州省傳統十大高載能行業中仍有一些在穩步增長,但更值得關注的是新興產業的迅猛發展對電力消費的帶動,該省大數據用電量在2018年同比增長214%。
傳統經濟大省的用電增速雖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但基數龐大。
南方電網經營區內,廣東省2018年全社會用電量突破600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1%。6000億千瓦時相當于6個三峽電站全年發電量的總和。去年1-11月,廣東省工業用電量逾3638億千瓦時,占廣東全社會用電量的62%。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作為新興產業,用電增長較快。
2018年廣東省地區生產總值達9.73萬億元,以此計算,每1度電支撐廣東GDP產出約16元。
國家電網經營區內,2018年,江蘇省全社會用電量首次突破6000億千瓦時大關,達到6128.3億千瓦時,成為繼廣東之后全國第二個年用電量突破6000億千瓦時的省份。該省全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呈現前高后低走勢,四個季度同比分別增長11.1%、5.9%、3.9%、2.1%。
用電量增速回落的背后,是江蘇用電結構的進一步優化。占“大頭”的工業用電量為4396.1億千瓦時,較上年增長2.9%,但在全社會用電量中的比重已由2015年的76.0%降至2018年的71.7%。第三產業和居民用電增速分別為14.2%、10.8%,連續第三年增速超過兩位數,在全社會用電量中的比重逐年增加,分別由2015年的11.3%、10.3%提升至2018年的14.2%和10.8%。
對于2019年全年電力消費,中電聯《報告》預測,當前經濟運行穩中有變、變中有憂,外部環境復雜嚴峻,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用電量增長不確定性增大。綜合考慮國際國內形勢、產業運行和地方發展等,以及2018年高基數影響,預計2019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將平穩回落,在平水年、沒有大范圍極端氣溫影響的情況下,預計全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長5.5%左右。
原標題:漲知識|為何2018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創出七年來新高

責任編輯:葉雨田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浙江“兜底”售電為何有人點贊有人不爽?
2021-12-20售電
-
分錢、分糧、分地盤…大秦電網招募售電合伙人
2021-01-28大秦售電,招募,貴州區域,合伙人,限50個,名額,月入上萬,不是夢 -
10月份用電量延續較快增長態勢 國民經濟持續恢復向好
2020-11-17全社會用電量,國家電網,產業用電量 -
能源市場“負價格”事件分析及啟示
2020-11-03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改
-
國家發改委給14家單位回函了!完善落實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的八條建議
2021-03-10國家發改委,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八條建議 -
2020年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河南、云南、山西、浙江、江蘇五省區改革推動成效顯著
2020-11-16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 -
貴州電網關于支持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的建議
2020-11-10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2021-10-15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目錄電價,電力,營銷系統,影響,電改 -
電改里程碑文件——真的放開兩頭
2021-10-15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電改新思維十七】目錄電價“天花板”被捅破,對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有何影響?
2021-05-20電改,電價,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大秦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