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中國會不會出現“負電價”?
編者按:如果2021年以后新并網的光伏項目,發電量要全部參與市場化交易,電價會如何變化?在國外很多開展電力現貨市場交易的國家,由于風電
編者按:
如果2021年以后新并網的光伏項目,發電量要全部參與市場化交易,電價會如何變化?
在國外很多開展電力現貨市場交易的國家,由于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發電的邊際成本低,對于早期并網、有補貼收入的項目,即使“零電價”甚至“負電價”交易,對業主來說也具有盈利性(有補貼收入)。因此,在風電、光伏發電高峰時間,都出現交易電價明顯下降的情況,即著名的鴨子曲線。
德國因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煤電產生了“負電價”,2021年可再生能源項目全面市場化之后,中國會不會出現“負電價”?
以下內容轉載自:能源圈
一、頻頻出現的“負電價”
一般來說,發電廠通過發電賣電獲得收入,用戶用電需要交納電費,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然而歐洲正在越來越多地出現一種相反的現象,即“負電價”(negative price)。
原來真的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情!
在2018年的圣誕節,德國大型電力交易所EPEX Spot的價格又降到了0歐以下,直接到了約-50歐,這意味著每兆瓦時(1000度)發電企業要倒貼50歐元。對于許多大型工業企業來說,省下的電費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為什么強調說“又降到了0歐以下”?因為在2016年的冬天德國也出現了19天的“負電價”運營。
如果我們再往前查一查,就會發現德國的“負電價”現象并不少見,基本每年都有發生。在2015年“負電價”超過了126小時;
根據德國大型電力交易所EPEX Spot的數據,2017年德國的“負電價”次數已經出現了100多次。
不單是德國,歐洲的幾個國家都出現過這種情況,包括比利時、英國、法國、荷蘭和瑞士,但德國出現的頻率最高。
不禁感嘆,德國的電力怎么就這么有個性?但其實也很容易理解,因為人家的電力產量供過于求啊!
二、短時間內的供大于求
在氣溫柔和的冬天,風力如果很大,生態電力產量供過于求。同時褐煤發電廠也是全負載運行,造成電力交換過剩,電價滑入負值,運營商得不償失。

過去20年,德國花費了超過2000億美元來發展清潔電力能源,這一巨額投入也收到了回報。根據德方最新數據,2018 年德國的可再生能源占公共用電量產值比例為 40.4%,比 2017 年增加了 2%,首次超過了煤炭(包括褐煤和黑煤)所占的產值比例 38%。
德國總理默克爾在達沃斯舉辦的2019年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承諾,德國將逐漸停止以煤炭作為電力來源,并將可再生能源的發電比重從現在的38%提升至2030年的65%。

德國經濟研究所能源主管對此表示:“關閉傳統的污染性強的火力發電廠,不能只是為了突擊式完成電力部門2020年的氣候目標,而應該同時考慮提高市場的盈利能力,形成一個整體互動“。
三、德國能源產量自主
德國以往在能源上非常依賴波蘭的煤電和法國的核能,但是近年來德國自己的能源產量越來越強大。
德國能源署官員認為,德國供電的可靠性是其他國家不可比擬的,此外德國還保留有緊急電廠儲備。2050年太陽能和風能的深度擴增將會實現完全取代化石能源(褐煤,石煤,天然氣和原油)。
今年外銷能源近10%。荷蘭由于德國煤電價格低造成部分電廠停業。根據Fraunhofer Institute的數據,如果德國停止出口,褐煤產量可望減少37%。


四、負電價的原因
既然供過于求,那為什么不停機呢?這就涉及到發電站的運行和電網承載問題。常規電源中,除了燃氣機組可以靈活啟停外,煤電、核電等都不適于頻繁啟停或快速上下調節出力,不僅技術上難以實現,而且成本代價也非常高。當在某個時段可再生能源出力非常之大,足以滿足甚至超過用電負荷,導致電力批發市場電價為零或負電價時,系統中的煤電等常規電源為了避免啟停帶來的巨大經濟損失,寧可在電力市場上按照負電價競價,采用“倒貼錢”方式獲得繼續發電的權利。所謂“兩害相權取其輕”,只要負電價代價比啟停代價低,常規電源別無選擇。還有電網穩定的考慮,大家最近幾年應該都看到過“地球停電一小時”引發的爭議,就是因為耗電驟減驟升可能會帶來電網癱瘓。德國消費者是否受益于“負電價”?肯定有,但沒有想象的那么大。德國電力的批發成本僅占德國平均家庭電費的五分之一左右,其余的是稅收,還有為可再生能源投資提供融資的費用,以及使用電網的費用。所以,德國消費者的電費賬單肯定會低一些,但不會那么多,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年德國因為新能源附加費的問題,能源價格一直在上漲。2016年可再生能源分攤費為0.486元/千瓦時,占居民電價的比重達到21.2%,同時居民電價上漲了60%。
五、可再生能源企業如何應對“負電價”?
德國風力發電主要集中在東部和北部,但是這些地方的用電需求并不旺盛,2016年消費者支付了6,34億歐元運行風力發電,但是這些電根本沒有被使用。問題是實現高效風力發電的地區都位于用電需求不大的地方。倒貼錢讓用戶去用電肯定不是發電企業愿意長久干的事。德國最大的電力運營商RWE公司現在雇傭了天氣預報員來幫助預測風電的漲落,并將峰值與公司預期的峰值需求相匹配。該公司還在嘗試發展大型能源存儲系統。其中一個案例中,它利用多余的電力能源將大量的水資源注入奧地利的一個高山湖泊。當電力不足時,就會釋放水,用渦輪機發電。“我們現在遇到的只是小問題,清潔能源是我們未來真正的希望。” RWE的商業負責人Martin Keiner表示。
文章資料參考來源:德國熱線、 WTT資訊、澎湃新聞
原標題:2021年,中國會不會出現“負電價”???

責任編輯:葉雨田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浙江“兜底”售電為何有人點贊有人不爽?
2021-12-20售電
-
分錢、分糧、分地盤…大秦電網招募售電合伙人
2021-01-28大秦售電,招募,貴州區域,合伙人,限50個,名額,月入上萬,不是夢 -
10月份用電量延續較快增長態勢 國民經濟持續恢復向好
2020-11-17全社會用電量,國家電網,產業用電量 -
能源市場“負價格”事件分析及啟示
2020-11-03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改
-
國家發改委給14家單位回函了!完善落實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的八條建議
2021-03-10國家發改委,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八條建議 -
2020年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河南、云南、山西、浙江、江蘇五省區改革推動成效顯著
2020-11-16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 -
貴州電網關于支持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的建議
2020-11-10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2021-10-15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目錄電價,電力,營銷系統,影響,電改 -
電改里程碑文件——真的放開兩頭
2021-10-15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電改新思維十七】目錄電價“天花板”被捅破,對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有何影響?
2021-05-20電改,電價,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大秦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