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重計:熱核聚變在中國6
F“計劃外”的合同
2016年,在已確定的18個采購包任務外,中國還中標了ITER組織部件制造合同。
2016年5月,經國家科技部推薦,中廣核工程公司牽頭天沃科技組建聯合體參與了ITER項目的VST設計供貨項目的國際招標,最終從來自意大利、西班牙、俄羅斯和印度等國家的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成功中標。
這是一份“計劃外”的合同。據介紹,這一份合同原本屬于歐盟的部分采購包,但因采購方參與方難以完成,進而另外招標。
“VST設計供貨項目涉及法國核壓內溶劑制造標準的執行,工藝要求嚴格,檢測標準高,法國本土企業也沒有把握保證按時完成,ITER組織選擇了中方,充分體現了對中方工作的肯定與信任。”羅德隆表示。2018年1月28日,VST設計供貨項目的4臺不銹鋼蒸汽冷凝罐順利裝船,運往法國。這是中國企業首次競標中標ITER項目并完成設計制造。
聯合項目團隊負責人、中廣核工程公司設計院副院長高峰表示,項目的順利交貨充分展示了中國企業在設備制造、項目管理上的能力。據介紹,這4臺VST設備共焊接163個接管,設備環焊縫總長超過400米,交貨周期僅為15個月,是同類型核電設備交貨周期的一半左右。
“我國確定核能三步走戰略,不管聚變堆還是裂變堆,都是核能發展的重要一步。沒有核電(裂變堆)發展的經驗,聚變能的應用需走更長的路。”聚變堆研究領域的專家表示,“中國裂變堆的發展有助于聚變發展,比如核材料。聚變從無到有,涉及到哪些安全問題,核電對之有很多參考。如果未來聚變達到目標,建立商用堆,核電站的安全管理也值得借鑒。”
美國、歐洲、日本的大部分核電站建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近年來核電項目建設較少,而80年代才開始建核電站的中國,主要核電建設期集中在近三十年。這使中國在核電設備產業鏈、項目建設管理、人才隊伍培養上,具有一定相對優勢。
劉遠彬告訴eo記者,雖然ITER項目也屬于民用核設施,但由于是全新的、從無到有的產品,其部件生產管理缺乏對應的成熟管理體系。在實際生產中,ITER計劃中涉核設備沿用核質保程序進行管理。
與常規電力設備生產不同的是,核電設備生產過程得遵循核質保程序。“常規電力設備生產中處理起來相對比較靈活,因為設計權放到制造廠,制造廠處理過程相對快速程序要求沒那么嚴格,控制步驟也沒有那么多。”東方重機的母公司東方電氣是發電設備制造和電站工程總承包企業,擁有多類電力設備研制能力,劉遠彬工作早年曾接觸過燃煤鍋爐制造。
建立完善的質量保障體系,光人員數量要求就很高,可以達到常規電力設備制造車間所需的8倍。在東方重機的核設施生產部門,質量管理人員接近兩百名,數量僅次于車間工作人員。
而按照完善的核質保程序生產設備,所耗費的質量管理成本及工期也遠超常規電力設備。劉遠彬介紹:“核電設備制造到一個階段就得停下來,因為有很多檢查點,分為H點(hold)和W點(witness),整個過程都受控。焊接過程需要見證,檢驗過程需要見證。許多關鍵點必須等見證者(核安全局人員、業主單位)來見證,之后才能繼續往下做。而且國內現在檢査越來越嚴。”
2018年3月23日,西物院牽頭完成研制的真空室內部件熱氦檢漏設備通過驗收,并在該設備上完成ITER包層屏蔽模塊世界首次熱氦檢漏,測試結果顯示各項性能達到要求。據了解,該設備制造和調試過程中,東方電氣派工程師常駐以進行協助,核電設備制造的實際工程經驗為項目開展提供了幫助。

責任編輯:電力交易小郭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