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fā)期
新基建的助推,會對我國數據中心建設產生哪些影響?科技日報記者采訪了該領域專家對此進行探討。
經歷規(guī)模化發(fā)展
數量和規(guī)模年增長20%以上
“近年我國數據中心發(fā)展迅猛,在數量和規(guī)模上都呈20%以上的年增長,數據中心應用僅次于美國,位于世界第二。” 清華大學信息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曹軍威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隨著數據中心行業(yè)在全球的蓬勃發(fā)展,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增長,數據中心的發(fā)展建設將處于高速時期,再加上各地政府部門給予新興產業(yè)的大力扶持,都為數據中心行業(yè)的發(fā)展帶來了很大的優(yōu)勢。
在曹軍威看來,數據中心作為信息基礎設施的核心,經歷了自計算機發(fā)明以來的多個發(fā)展階段。而我國能夠在幾十年后趕超世界先進,取得目前的成就實屬不易。
中國電子節(jié)能技術協會數據中心節(jié)能技術委員會秘書長呂天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咨詢機構ICTresearch研究顯示,當前中國數據中心每年新增投資規(guī)模在1200億—1400億元人民幣左右。2019年中國數據中心保有量約為7萬個,總面積約為2650萬平方米;預計到2020年底,中國數據中心保有量將超過7.5萬個,總面積將超過3000萬平方米。
“數據中心經歷了規(guī)模化發(fā)展的階段后,目前呈現出新的趨勢。” 曹軍威告訴記者,其中包括發(fā)展分布式微型數據中心,以提升對實時性要求較高應用的支撐。另一個趨勢是提升數據中心本身的智能化管理水平,并通過智能化管理提升能效。
此外,還要貼合信息能源基礎設施一體化的趨勢,也就是通過發(fā)展能源互聯網,使數據中心、能源站、變電站、儲能站等基礎設施多站合一,通過融合提升多種基礎設施的整體效率。
呂天文認為,很多新技術和理念已經在引領中國數據中心市場的發(fā)展。數據中心的顆粒度正逐步縮小,從房間級到模塊級,從模塊級到機柜級,現在還在向服務器級演化。
“在這個過程中,數據中心的綠色化、智能化、簡易化趨勢,將是未來10年的主旋律。”呂天文說。
5G和人工智能加持
預計明后年是落地投產爆發(fā)期
5G和人工智能的進展和落地,已經在推動數據中心的發(fā)展。
“5G技術本身不會帶來數據的增加,但是依托5G的應用將會帶來數據量的指數級增長。”呂天文說,人工智能、車聯網、邊緣計算等與5G相融合的技術,將會在不同時間點啟動,為數據中心帶來增量式快速發(fā)展。
在此基礎上,新基建又助一臂之力。
“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對數據中心而言是難得的發(fā)展機遇,尤其這次具有鮮明的信息基礎設施的特色。”曹軍威告訴記者,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在2003年提出信息基礎設施的理念并大力推動,其中包括高性能計算、存儲、高速網絡等基本要素。
曹軍威認為,基礎設施的概念與傳統數據中心的理念不同,前者具有公用、方便、便宜和持久應用等特點,因此技術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數據中心納入基建范疇,會在更廣泛的層面上動員政府、資本等各方面的投入,勢必形成新一輪的投資熱點和建設熱潮,進而成為下一輪新經濟發(fā)展的引擎。”曹軍威說。
呂天文分析,在未來的國家競爭中,數據資源將是一個重要的衡量指標。另外,數據中心的建設屬于重資產投資,或將對提振經濟起到明顯效果。
“預計未來兩年都是數據中心的快速增長期。”呂天文估計,2020年集中規(guī)劃報批的數據中心數量將比較多,2021至2022年將是數據中心落地投產的爆發(fā)期,其中以大規(guī)模數據中心建設為主,同時邊緣計算數據中心也將開始發(fā)力。
呂天文進一步預測,從地域結構上看,3至5年內,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政策限制和管理更加嚴格,但周邊省市數據中心新建、擴建的投資需求將顯著增多。5至10年內,一些環(huán)境適宜、電價優(yōu)惠、土地資源相對豐富的地區(qū)如西北、西南等,隨著帶寬資源的大幅提高,數據中心數量會有較大增長潛力。

責任編輯:張桂庭
-
權威發(fā)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yè)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yè),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fā)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yè)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新基建之充電樁“火”了 想進這個行業(yè)要“心里有底”
2020-06-16充電樁,充電基礎設施,電力新基建 -
燃料電池汽車駛入尋常百姓家還要多久?
-
備戰(zhàn)全面電動化 多部委及央企“定調”充電樁配套節(jié)奏
-
權威發(fā)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yè)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yè),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yè)發(fā)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fā)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